新闻&洞察 NEWS & INSIGHTS
研究动向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&洞察 > 研究动向

家庭第二生活空间:当今儿童主题商业之本质

newstime 发布时间:2014-09-17 22:26:26

儿童主题商业概念提出来并发展已经好几年了,传统大中型零售商纷纷大幅度扩大儿童业态的比例,而地产商业也开始日益重视儿童对家庭的影响力,逐渐主打儿童概念。尝试中,一些成功了,一些失败了,无论成功与失败,有必然也有偶然,事实上,儿童市场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大市场。

  一、主题商业是儿童消费市场集合体 

  仔细分析儿童市场特征会发现,几乎每个儿童细分市场都会与主题商业有联系。例如早教市场,针对选址和市场进入分析,需要了解目标消费者是愿意在SHOPPINGMALL呢,还是愿意在社区?在社区能覆盖多少人,家长的消费半径是多大?确定市场进入策略、选址就和主题商业联系上了。对于游乐市场,需要关注当地的人喜欢去哪里游乐?喜欢哪些?希望在哪里呈现?这跟主题商业就联系起来了。进一步,家长带孩子游乐的时候,需要有吃的地方,需要有等候的地方。既有吃的又有玩的,本身就是SHOPPINGMALL主题商业了。而服装、玩具领域,这属于传统的零售,不可避免就会涉及到渠道,不言而喻,主题商业就是个重要的渠道。比如蓝色港湾就有奥飞的店,伟易达会选择进入丽家宝贝,那丽家宝贝又进入哪里?

  其实除了早教、游乐、零售涉及主题商业,而一些看似没有太多关联的领域也会与此有关,比如糖果,它和主题商业也有很大联系。以往,糖果习惯于在超市、便利店销售,但现在关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,家长不怎么带孩子去超市卖糖果的一栏,他不经过那里看不到那里,也就不会买。这是糖果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,就得重新审视销售渠道。现在就是怎么能让孩子看到,在超市能躲开货架,在主题商业不见得能容易躲开。所以它们现在想着如何能在主题商业更深度地展示品牌形象。不单是这些国际巨头公司,其实一些小的本土公司已经在尝试,比如,远洋未来广场就有棒棒糖的柜台,把各种奇形怪状的、奇特的糖果集中在一起,设立专门的柜台。

  二、儿童推动主题商业发展 

  儿童主题商业的两个点,其中一个就是儿童,那现在这一拨儿童到底有什么影响力呢?首先一点,他们是家长往哪儿去的一个引导者。孩子好动的特性以及好奇心驱使他们希望去好玩的地方,否则家长不会去。儿童是非独立的,不会一个人去,他会带去一家人,所以,儿童不是自己去消费,而是带去一个消费的族群,一堆人和他一起去消费。

  另外一点,儿童是各种品牌营销的对象,推广的重点。虽然可口可乐说它不向十几岁以下儿童营销,但其实它对儿童的影响还是在继续,可能通过其他一些方式来营销。所以说,儿童既是家庭重视的关键,也是品牌商重视的关键。

  重视儿童,在儿童中有影响,其实是品牌无形资产,这种无形资产可以通过韩系品牌和日系品牌间对比来发现。比如韩系品牌,通过流行文化和各种综艺节目,如三星智力快车的渗透,就让青少年和儿童觉得韩系品牌就代表着时尚,代表着潮流。70后家长会因为品质而选择日系品牌,而80后90后已经不愿为日系品牌买单,韩系品牌才代表时尚,会让自己觉得是一个潮人。儿童对品牌的影响,能让品牌打翻身仗,儿童对于推到主题商业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。因此,很多主题商业是以儿童为主题。

  三、儿童主题商业定位:儿童主题商业是家庭第二生活空间 

  任何商业模式都需要有明确的定位,定位意味着有自身的核心理念、主要功能、目标群体、沟通模式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通过研究认为,儿童主题商业是家庭第二生活空间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虽然是儿童主题商业,但儿童是无法独自来的,所以说,儿童主题商业是家庭第二生活空间,而不是儿童第二生活空间。

  儿童主题商业是家庭第二生活空间,成为家庭重要的信息空间、沟通与社交空间、生活场所。

  首先,主题商业是家庭信息空间。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,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都是喜欢的,不喜欢的信息可能永远都看不到。因为搜索引擎已经定位,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都是按过去搜索经历留下的印迹提供的。但我们在生活中,有时候有些信息我不知道但也很喜欢,但现在通过互联网就永远看不到。然而,主题商业中心就不一样了,即使消费者不喜欢某个品牌,但也不见得不经过其门口,或许只有路过它才能到喜欢的品牌,那么这个品牌提供的信息就会被关注到。所以,从这一点来看,对品牌商的就非常重要,为商家提供了一个信息输出的空间。这种信息输出方式基本有两种形式:流动式和固定式,流动式就是品牌商在商业中心做各种活动,固定式就是在墙体外围、电梯做广告,向分众传媒一样。

  对品牌商是这样一种方式,对消费者则是另外一种方式。消费者来这里也大概是两种情况,有的家长来就是看看苹果的东西,买ONLY衣服,或者给孩子看看阿迪的鞋。另外一种可能就是,来这里吃顿饭,顺边去一楼二楼顺便溜溜,偶然会看到一些新品牌,好奇心或许或驱使去了解一下。消费者就会与品牌有两种相遇,一种是有目的性的,一种是偶然形式的,这就对品牌很有价值。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你这个东西,今天偶然看到你这个产品,如果觉得你东西好,或许就变成你的顾客。这就是说主题商业为家庭提供了信息空间。

  第二,主题商业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空间,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社交空间。一种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,如带孩子去爱乐游玩,去看场电影,或者犒劳老人一起聚个餐。另外一种情况是家庭与家庭之间,孩子有很多同学,几个家庭经常一起组织玩,比如办个PARTY,但家里空间通常有限,准备起来也很麻烦。主题商业中心提供了很好的场所,有孩子玩的地方、有家长逛的地方,还有吃的地方,还有空调,孩子也热不着,也不怕风催日晒。所以说,这又是一个很好的社交空间。

  第三,这里吃喝玩乐学,样样都有。通常人们在家里可以带孩子玩游戏、看电视、学习、睡觉。其实,这些功能其实在主题商业基本都能实现,而且,主题商业场所提供一个更多、更有意思,更新鲜的地方。对于追求便利的现代城市人而言,或者这是一个更便利的形式,吃喝玩乐更不累了。

  对于一二线城市,人们在主题商业场所的时间甚至超过第一空间,家是一个情感归属的地方,而主题商业是情感之外功能实现的地方。

  四、当今的家庭消费特征 

  既然儿童主题商业本质是家庭第二生活空间,有了定位后就需要关注细节,那现在的主力家庭到底是什么样的?家长、孩子平常是怎样生活的?平常都做什么?来到SHOPPINGMALL是来干什么?买些什么?吃些什么?玩些什么?最重要的是,人们怎么想问题,决定怎么做。他们想要怎么养孩子?给孩子花哪些钱?怎么花?

  从家长的结构来梳理,目前适龄儿童的主力家长群体的70后家长和80后家长。70后群体有点理想化,有点小资,注重品质、品味,所以对渗透文化、文艺范的东西比较热衷。对待孩子也有点“严肃有余、活泼不足”的特点,要求孩子遵守的规则也比较多。消费方面,对经典的东西比较亲睐,但对一些新型的东西接受比较慢,吸引他们就比较难。比如买尿不湿,70后就很少去团购,还是习惯于去商超买帮宝适、花王等知名品牌。而80后不一样,他们更能想得开,不就是个尿片,能吸水就行,不好就换,不就几块钱。80后家长一方面是开放的,愿意尝试新的东西。但也一个特点,养育孩子追求科学,如果孩子有个指标与书上说的不一致,就会大惊小怪,也不相信老人的经验。

  既然主力家长群70后、80后有很大差异,那是否需要到底迎合某个群体?其实谁也不需要迎合,因为他们在养育孩子方面本质上一致的,换汤不换药,对孩子关注的东西是一致的,尤其是大的方面,有可能只是具体实现形式的差异。

  从艾索儿童研究咨询公司针对全国十个一二三线城市3000左右样本的研究发现, 70后、80后家长关注的重点还是一致的,为孩子的心理是一致的。具体看,学是重点,教育花费最多,吃穿等基本花费也是重点,娱乐尽管在提升,但与其他花费还是有差距。

  

  附图: 儿童消费结构(16岁以下少年儿童) 制图:艾索儿童。注:数据来源于《城市儿童生活形态与消费状况(2012-2013)调研报告》,调查结果来源于全国10个一二三线城市。  

  观念决定行为,对于儿童消费,家长的育儿观决定家长的消费观。研究发现,当今家庭对幼儿的身体健康、习惯养成、动手能力、想象力、应变能力、勇敢与独立比较关注,与此相应的消费项目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。比如排在第一位的,接近八成家长关注孩子身体健康,在市场上能看到的,美吉姆主要以运动为主,爱乐游让孩子攀爬,都跟身体健康有关联,很受欢迎。比如想象力受重视,美术培训估计是每个城市儿童必须的选择。还有勇敢,现在各种拓展项目非常受欢迎。而相反,对于6岁以下这个年龄,学习好成绩好是家长不太关注的,那么对于孩子单纯以学为主的培训项目就不受欢迎。对孩子要寓教于乐,光寓教是不行的。这就是家长育儿观和消费的一个结合。

  

  附图: 对于孩子成长,家长关注的方面(6岁以下)制图:艾索儿童。注:数据来源于艾索儿童咨询公司的用户研究结果

  五、主题商业如何和品牌商有效结合 

  主题商业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,都有很重要的价值。首先,主题商业是家庭第二生活空间,主题商业和消费者生活形态是密切相关的,是受到消费者认可的一种商业模式。其次,主题商业是目前热炒的O2O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支点,一个环节。除了线上,线下也有根据地,实体产品的展示就需要主题商业的结合。

  但现状是什么呢?目前主题商业看到的品牌大部分还是熟面孔,但不要寄希望与这些品牌无穷无尽地投入主题商业,这些商家的库存压力也是很大的,线下销售还是线上销售冲击,越来越重视网上渠道的建设。所以对于这些熟面孔,主题商业在它们渠道管理中是否还有曾经那样的重要性呢?这需要探讨。

  但是另外一些品牌,比如线上做的不错的品牌,或者还没有实体产品的品牌,它们也希望让大部分人一次性看到,或者想让人体验,深度体验它们的产品怎么样。它们想到的也就是在线下设立店铺,至少有一些体验馆。比如苹果,大部分消费者会通过京东、苏宁购买它的电脑,但苹果还是无穷无尽地开体验店。所以,对这些品牌,如何和他们合作?

  研究者认为,当前环境下做主题商业要有创新的模式,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。基于现在的商业环境和人们消费特征,不是做的好就能存在,而是人们需要才能存在,哪怕做的不够好,所以,需要对时代很敏锐,要有一根玄,要时刻关注消费者有什么变化,用户研究至关重要。(作者:安相龙)

   http://baby.ce.cn/zg/yjdt/201409/17/t20140917_1926775.shtml